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留学生中心联合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会
时间:2022-12-23 16:48:59作者:严莉 审核人:王琍 点击:

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1216日下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联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党委第三党支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留学生中心党支部,邀请华中师范大学“理响华师”理论宣讲团成员、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赵长峰教授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通过腾讯会议开展。

开启摄像头封面2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党委第三支部全体党员和青年干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留学生中心全体党员和教职工,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全体党员和教职工共计99人线上参会,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田露露副秘书长、来华部陈琳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汪滢处长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高卓献院长出席,会议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琍主持。

为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党委第三党支部纪检委员杨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留学生中心党支部书记汪滢、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高卓献分别介绍了与会的三个党组织基本情况。

赵 首页

赵长峰教授给大家作了题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辅导报告。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大国外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赵教授从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四个方面,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了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赵教授强调,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学笃行习近平外交思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分享3人

与会三个单位的党员代表结合实际工作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第三党支部党员代表徐玮表示,来华留学作为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发挥了非常特殊的作用,中国政府奖学金又承担着引领来华留学发展的重要使命。通过今天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做好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工作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如何立足本职工作,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也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留学生中心党支部党员代表赖侠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师生提供了重要遵循,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教学中精心组织,精巧设计,精准提升,让留学生有共情,更有共鸣。不仅让留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智慧,更能站在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上,感知理解中国国情国策和核心价值观,做好中文国际传播工作,培养更多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引领型人才。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委员陈楠分享了我校国际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他表示,中国一直在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让全世界共享发展机会,充分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作为一名国际学生辅导员,需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指导实践,在国际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琍指出,赵教授的报告思想深刻,脉络清晰,内涵丰富,切合实际,具有极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对我们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对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生动的指导意义。结合赵教授的报告,她代表本次报告会三个主办单位,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二十大精神实质;二是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三是要全面对标、全力落实,扎实做好当前重点工作。全体党员干部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教育部党组以及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立足本职工作,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形成工作共识,明确工作思路,在改革中寻求新突破,在开放中开创新局面,在工作中体现新举措,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来华留学等各项工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教育对外开放事业高质量发展。

 

 


 

 

扫码关注我们
  • 华师office
    206微信

  • 留学生管理
    办公室微信

  • 国际文化交
    流学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