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3 日,华中师范大学国际合作部与图书馆联合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特色雕版印刷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来自十二个国家的二十二位海外留学生与文学院、外语学院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探寻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木版印刷技艺的奥秘。
活动伊始,古籍部王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雕版印刷的历史渊源,并现场进行实操演示。当精美纹样逐渐在雕版上成型,现场瞬间爆发出兴奋的欢呼声,同学们为这门古老技艺的精湛与独特魅力所折服。
随后,活动进入拓印体验阶段。参与者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均匀蘸墨、仔细清扫版面、轻柔覆纸按压,每一步都一丝不苟,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着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对话,亲身感受千年文化血脉的跳动。
接着,古籍部余老师现场展示毛笔书法的魅力,笔锋流转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字样跃然纸上。毛笔字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韵味,更象征着跨越国界的友谊。字符落定,现场众人无不为之赞叹,纷纷沉浸在这场文化盛宴之中。
文字识别环节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通过古今汉字对比,国际学生积极参与甲骨文与现代楷体的对应互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每位参与者凭借在系列互动环节中的出色表现,收获了富有创意的文创礼物。
最后,同学们自由体验拓印与文字书写。一位同学在宣纸上一笔一划写下“爱在华师”,汉字的墨香与异国语言在活动中交织成诗,让“爱”这一永恒主题跨越国界,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
雕版印刷技艺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正如活动主办方所言:“我们期望通过这场沉浸式体验,让国际学生亲身感受中华古籍‘活化’的温度,唤起他们对古籍保护与数字化传承时代价值的关注。”据悉,未来此类文化体验活动将持续开展,不断拓展活动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
在这场活动里,古籍特藏的厚重底蕴与青春学子的蓬勃活力相互碰撞,完美融合。带着墨香的拓片与手写汉字宛如文化信使,从华中师范大学出发,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文明的深邃内涵与生动魅力,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华师office
206微信
留学生管理
办公室微信
国际文化交
流学院微博